关于民营企业(集团)所办高职院校的
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及界定
本课题为《关于民营企业(集团)所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本课题是对民营企业(集团)所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民营企业(集团)所办的高职院校,研究内容是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学体制是办学形式问题,运行机制是育人模式问题,但两者都与管理模式直接联系在一起。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据教育部2010年12月30日统计数字显示,普通高校2305所,高职院校1215所,其中民办高职高专286所,占高职高专的23.5%。从在校生人数来看,高职高专在校生为9648059人,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1839429人,占高职高专的19.2%。在民办高职高专中,有行业、企业背景的,即民营企业(集团)投资办高职高专的,约占民办高职高专的90%左右。因此,研究民营企业(集团)所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15)》提出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有重要的意义。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院长陈达美,从事高等教育近40年,先后在2所公办、2所民办高职院校任院长,对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中的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特别是在两者对比中,对各自的优势与弱点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在接到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转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做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后,他组织得力人员,决定申报此课题。其目的是通过对大型民营企业太阳城集团所举办的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实践,规范办学体制,创新运行机制,激活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在目前对民办高职院校泛泛研究基础上,突出研究的针对性,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一体化育人、一体化就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形成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模式共创、专业共建、文化共融、资源共用、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争取有新的突破,有新的创新。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民办高职教育从无到有、从规模到质量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横向对比,民办高职与民办本科高校发展对比落差很大。现将2007年与2013年有关数据列表对比如下:
表1 2007年与2013年民办高职与民办本科数据对比
年份
|
学校数量
|
本科在校生
人数(万)
|
高职在校生
人数(万)
|
两者对比度
|
2007
|
297
|
21.12
|
141.94
|
高职是本科的近7倍
|
2013
|
718
|
361.64
|
195.82
|
本科是高职的近1.8倍
|
增加(倍)
|
1.76
|
16.12
|
0.39
|
|
从此表可以看出,民办高职院校在7年中在校生仅增0.39倍,而民办本科学校则增加16.12倍。2007年,民办高职在校生是民办本科在校生的7倍,到2013年,民办本科在校生反超民办高职在校生,是民办高职在校生的1.8倍。尽管近几年有些民办高职院校升为本科是推动本科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新建民办高职院校在这几年也增加不少,升本与新建在同步进行中。
单就近3年民办本科与民办高职在校生人数变化列表分析如下:
表2 近3年民办本科与民办高职在校生人数变化表
年份
|
学校数量
|
本科在校生
(万人)
|
专科在校生
(万人)
|
2011
|
689
|
311.82
|
193.25
|
2012
|
703
|
341.23
|
191.91
|
2013
|
718
|
361.64
|
195.82
|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本科在十位数上增加,专科在个位数上徘徊。而2012年在本科比上一年增加近30万人的情况下,专科则比上一年减少1.34万人。
民办高职院校为什么发展后劲不足?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稳健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民办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存在着先天不足问题。首先,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是由职业培训学校、自考助学班、高考补习班改建而成。他们缺乏对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在办学过程中,办学思想不明确,只有“宏伟”的发展目标,没有具体办学规划;只顾招生人数,不讲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体系构建;更不讲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致使育人与用人相脱节。其次,有些民办高职院校由民营企业扩大经营模式而创办。他们只注重投资回报,淡漠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有得直接袭用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实行家族式管理。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的主体地位被淡化,教学改革难以发展。
第二,民办高职院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缺乏代表性,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名不符实,董事会章程和董事会议事规程成为一纸空文。
第三,民办高职院校缺乏创质量品牌意识,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加之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存有偏见,招生质量不高,教学质量不高,恶性循环,造成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报考率低、报到率低,社会形象越来越差。
第四,民办教育法规不完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通过对《关于民营企业(集团)所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研究》来有针对性地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目标的达成,就是本课题的价值和意义。本课题不仅是一个理论研究项目,也是在陈达美院长带领下的协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践项目。通过开展此课题研究,我们发表交流了十几篇科研理论成果,也推动了我院校企一体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深化改革,这些理论成果和改革实践不仅对提高我院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对同类学院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值得提出的是,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3年12月3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不仅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增加了我们对研究此课题价值的自信。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及党和国家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为指导,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坐标”,以太阳城集团及其所办学校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办学实践为切入点,开展点面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主要理论依据:
1.民办教育事业属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织部分。(《民办教育法》)
本课题用此理论指导办学思想,明确办学目标,并进行办学思想建设和办学基本建设的研究。
2.民办学校也应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民办学校要摒弃家族式、家长式、经验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章程在规范内部管理中的作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组成和运行。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障校长独立行使职权,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鲁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本课题以此理论来规范办学体制,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并开展民办高职院校规范办学研究。
3.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本课题以此理论指导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超越合作而成为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模式,并以此进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发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本课题以此理论指导校企一体育人机制和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特别是以此理论指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研究。
五、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使太阳城集团所属企业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形成协调性、一致性发展战略;以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的标准对华商教育集团进行转型升级建设;完善董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以依法治国,推进学院依法治校、以法执教;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奠定在同类院校中争一流、创名校的基础;充分利用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办高职,“校企一家亲”的天然优势,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创办校企双主体二级学院,构建校企“一体化办学、一体化育人、一体化就业、一体化发展”的办学体制和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模式共创、专业共建、文化共融、资源共用、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
本课题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争取理论与实践双丰收。
六、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太阳城集团与其所办的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太阳城集团是一家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集文化教育、酒店旅游、房地产、建筑施工、金融投资、纺织服装等行业于一体的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旗下有十多家企业。太阳城集团董事长廖榕就博士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培养英才、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以太阳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投资高等职业教育,于2009年创办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依托太阳城集团雄厚的资金优势和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以横向联合、纵深发展为基础,以校企一体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创建特色、品牌为着力点,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主线,创新办学思路,拓展办学途径,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目前,学院有在校生10272人,教职工510人。近两年招生报考率均在150%以上,新生报到率在82%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特别在省厅举办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技能大赛中,成绩均位居民办高职院校榜首。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第一特征是为行动而研究。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问题。这是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的根本原因。行动研究法的第二个特征是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的过程,即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申报本课题,其目的在于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以课题研究推进我院的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这是我们选择行动研究法的主要原因。行动研究法的第三个特点是由行动者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主体是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院长陈达美为主持人的学院管理层人员,而不是外来专家学者。因为课题组成员最了解太阳城集团与学院情况,能做到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能坚持为推动学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而深入研究。
当然,在行动研究法中,也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但整体而言,其他研究法都是配合和服务行动研究法。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旨是构建民营企业所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和校企共同育人运行机制。围绕这一主旨,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解决九个问题:
第一,校企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研究。
1.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职权界限及内部管理体制;
2.校企协同发展,共办专业,创建二级学院;
3.校企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第二,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教学运行机制。
1.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
2.校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与“产教融合”机制;
3.校企一体化的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机制;
第三,校企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1.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2.质量品牌特色创新改革。
3.“创新强校工程”创新改革。
八、课题的研究步骤
本课题采取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边理论研究边实践探索的方式逐步推进。本课题按三年期进展,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12年1月-2012年9月)
主要任务:
1.举行开题仪式,统一思想,任务到人;
2.调查研究。围绕课题研究内容的三个方面、九个问题写出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的工作意见。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2012年9月-2014年9月)
主要任务:
1.充实调整课题组成员,成立学院科研所,加强课题组的研究力量;
2.选准一体化办学为切入点,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为试点。选调工商系主任李正义进入课题,强力推进边理论研究边实践探索的力度与进度;
3.以工商管理系与太阳城大酒店共办专业为起点,筹办校企一体化办二级学院;
4.推广工商管理系实施校企一体化办专业、一体化办二级学院的经验,倡导学院各系在太阳城集团寻找一体化办专业、办二级学院的结合点;
5.以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以“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专业课程对接岗位能力、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教育对接终身教育”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教学改革着力点,打造三类平台:即与太阳城集团旗下企业打造校企一体化共同育人平台,与知名大中型企业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与国际知名学校打造合作育人平台;
6.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强校工程;
7.围绕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提升,对实践过程、调研报告进行修改,撰写科研论文,公开发表或交流。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2014年9月—12月)
主要任务:
1.对课题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
2.撰写结题报告;
3.申请结题验收评估。
九、课题研究成果成效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成效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行动成效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成果
围绕本课题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及阶段总结多篇,在这些调研报告和阶段总结的基础上,形成10多篇科研论文,并以不同形式公开发表与交流。现将科研论文发表交流情况列表如下:
表3 围绕本课题公开发表(交流)论文情况一览表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公开发表期刊名称及刊号或公开交流范围及形式
|
正文
字数
|
对课题的理论支撑点
|
1
|
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探索
——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一体化育人的实践为例
|
陈达美
邓秀芬
李正义
李群力
|
中文核心期刊《教育探索》2014年第9期
国际刊号:ISSN1002-0845
国内刊号:CN23-1134G4
|
4071
|
本文从发挥民营企业集团优势,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体制;依靠集团人力资源,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一体,创新水乳交融型共同育人平台;校企合作,不拘一格创建合作型育人平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本课题如何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本文汇集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
2
|
民办高职教育与产业对接运行机制的有效策略
|
陈达美
李正义
李群力
|
报告类核心期刊《时代报告》2014年第10期
国际刊号:ISSN1003-2738
国内刊号:CN41-1413/I
|
5749
|
本文从超前思想,积极谋划;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多元对接,提高质量;拓展路径,客观论证;示范引领,循序渐进等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将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如何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是本课题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指导体制机制实践的重要理论之一。
|
3
|
对高职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历程的反思和认识
|
陈达美
|
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4期
国际刊号:ISSN1009-7406
国内刊号:CN11-5773/G4
|
6185
|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由国有企业行业办学转为公办学校,再到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出了民营企业办高职是对职业教育回归的观点,并对民营企业如何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优势进行了分析。本文是本课题最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
4
|
创新体制机制,依法规范管理,促进转型升级
——对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思考
|
陈达美
|
亚太地区民办职业院校合作发展暨第六届全国民办职业院校协作会论文集
|
5795
|
本文从对阻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发,阐明民办高职院校要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建精简高效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本课题最重要理论研究。
|
5
|
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建设刍议
|
陈达美
李群力
|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目标与对策”研讨会论文集
|
7690
|
本文对民办学校教学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基础建设是中心,思想建设是核心,基本建设是重心。民办学校要加强教学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同时,对民办教育投资回报的周期性、多样性、公益性进行了分析。这些观点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
6
|
民企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若干问题探究
|
陈达美
李正义
|
企业改革与管理
国际刊号:ISSN1671-6531
国内刊号:CN22-1298/G4
|
2084
|
本文民企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依法治校、制度建设、创新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本文从创新策略等方面对本课题研究起支撑和服务作用,是本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
|
7
|
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讲授高职专业课的作用
|
陈达美
李群力
|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高校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讨会论文集
|
4397
|
企业兼职教师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是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最宝贵的知识,隐性知识的讲授具有特点、规律。本文从企业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阐明校企一体化育人的重要性和校企一体化办学可行性,进而支撑和服务本课题的教师队伍体制改革。
|
8
|
对民办高职院校“依法治教”与“依法执教”的思考
|
李群力
蔡小莲
赵景阁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国际刊号:ISSN1671-6531
国内刊号:CN22-1298/G4
|
4111
|
本文从制订“四项方案”开展“三说”活动来阐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性。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依法治校的相辅相成关系来支撑本课题。
|
9
|
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及激励措施创新研究
|
赵景阁
张伟
|
《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第5期
国际刊号:ISSN1673-0801
国内刊号:CN35-1275G0
|
2783
|
本文对民办高职教师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的基本观念直接支撑和服务本课题体制机制创新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
10
|
凝聚中国心,浇铸道德魂,培养创造力
——对民办高职院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
陈达美
赵景阁
李群力
|
第二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论文集
|
5463
|
本文对民办高职院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办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阐述,强调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从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对本课题体制机制改革指导思想的支撑和服务。
|
11
|
活动载体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赵景阁
|
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8期
国际刊号:ISSN1009-7406
国内刊号:CN11-5773/G4
|
3922
|
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核心能力最重要的知识,活动载体是获得这两类知识的最好载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为创新活动载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本文以层层推理的分析方式,阐明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进而服务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
12
|
《大学》之道与大学文化价值取向
|
赵景阁
李群力
|
第二届岭南高教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
|
5460
|
民营企业办高职,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目的是规范办学,发挥其立德树人的首要功能。本文从《大学》之道、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等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的价值取向,进而服务本课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改革价值取向。
|
13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纪实
|
李正义李群力
|
教育部征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
|
2595
|
这是为教育部征集《高职教育“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典型案例》而提供的《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纪实》,这是本课题研究中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
14
|
关于我院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的优势与条件调查报告
|
邓秀芬
|
学院教学简报2012年11月第8期
|
3046
|
这是一篇调研报告,被学院《教学简报》编发,此报告提出将企业蕴藏的职业教育资源转化为办学资源的观点,对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有重要支撑作用,对改革实践有指导作用。
|
通过本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获得了一些新观点、新认识,形成了一些新策略、新模式。这些观点、认识、策略及模式散见于调研报告、阶段总结和科研论文之中。现集中归纳如下:
(1)办学新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单靠学校办不好,仅靠企业办不成,这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条件。民营企业(集团)办高职教育在培养条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民营企业(集团)能办成办好高职教育的自信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成效显著,他们培养的人才成为上世纪及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企业办学经验,特别是劳动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民营企业办高职教育要担当起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吸取他们的经验,承担起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责。
▲民营企业办高职,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它独特的优势,校企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是一纸空文的合作协议,而是在同一董事会领导下的“校企一家亲”,是血浓于水的兄弟。在董事会统一指挥下,形成无障碍的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共同育人。
▲衡量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思想是否端正明确,有四条判断标准:一是在处理教学工作与其它工作关系上,是否能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其它工作主动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下统筹安排;二是在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关系上,是不是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协调发展;三是在处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上,是不是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下功夫;四是在教学经费投入上,是否能够有力支持,逐渐增长。
▲民办高职院校要健康发展,必经规范办学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摒弃家族式、家长式、经验式管理模式,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民办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教学基础建设为中心,以教学思想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心,全面落实教学建设,提升办学综合实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民办高职院校独具的特色和品牌。
(2)教育新理念
▲教法因学法而定,学法因用法而定。高职教育必须针对岗位职位要求,确定学法,制定教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学法与教法。
▲高等职业教育有双重属性:一是高等教育层次,二是职业教育性质。李正义主任的教学体会是高职教育必须在职业情境中经历高等教育四阶段:第一阶段是“教与学”,在职业情境中,教师主导学生学习高等专业知识;第二阶段是“学与思”,在职业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专业技术进行思考,培养创新精神;第三阶段是“思与行”,在职业情境中,教师鼓励学生开展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培养创新能力;第四阶段是“行与美”,在职业情境中,教师培育学生践行职业情感、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促使学生追求自己最美的职业梦。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以“两课”为主渠道培养人格,以通识课程培养综合素质,以职业道德为主线培养职业精神,以就业指导和人生规划培养创新能力,以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能,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
▲民营企业办高职最突出的优势是,拥有一大批直接可以聘用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拥有使其具有特殊技能技巧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最宝贵、最难得的知识。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不仅能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绝窍传授给学生,还能突出教学重点,补充最新知识,添加新鲜案例。因此,在安排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技能课授课任务时,要把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首选教师,要把民营企业办高职的优势用尽。
▲“六对接一贯穿”教育理念: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核心课程与就业能力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对接;校企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保证专业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授课场所的选择坚持“三能”、“三不”:即,能在实验室教授的课程,绝不在普通课室讲授;能在实训场所讲授的课程绝不在实验室讲授;能在工厂车间进行“产教融合”讲授的课程,绝不在实训场所讲授。
▲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达到五项标准:第一,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第二,具有自主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第三,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踏实肯干、擅于沟通与合作,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第五,具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
(3)发展新策略
▲依靠太阳城集团企业办学优势,实施校企一体、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协同发展战略。
▲校企一体办学策略是“八共”,即人才共育、责任公担、资源共用、过程公管、模式共创、专业共建、文化公融、成果共享。
▲民营企业(集团)办高职,不可能把所办专业都实施校企一体办学模式。其发展策略是,必须根据专业与产业对接需要,构建三类育人平台:与集团旗下企业,实施校企一体,构建水乳交融型共同育人平台;与社会知名企业,构建紧密合作型协同育人平台;与海外知名高校合作,构建对外合作型合作育人平台。
(4)管理新模式
▲工商管理系与太阳城大酒店共办专业,实施“四个三”管理模式,即人员三互通、学年三学期、实习三阶段、课程三模块。
▲质量保障五系统:质量管理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制度建设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质量反馈调控系统。
▲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质量保障体系是办学的主神经、主动脉,为保障对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结合学院实际,构建“双轨双向”、闭合循环、持续反复、深化改革、不断提升的质量保障体系。
2.研究实践成果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学院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其中规定,凡是围绕本课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研究的,学院给予重点扶持,从经费等条件给予保障和支持。近三年,由本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分别申报并获得立项相关科研课题共2项,其中省级1项,校级1项。列表如下:
表4 由本课题驱动申报研究的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组
成员
|
立项批准单位(部门)
|
批准
时间
|
研究
期限
|
对本课题的延伸角度和深度
|
1
|
民营企业(集团)所举办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李群力 李正义
吴光明 蔡小莲
彭 斌 赵景阁邓秀芬
|
广东省
教育厅
|
2012年12月
|
3
|
是对本课题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入研究
|
2
|
高职院校教育与产业对接的理论与实践
|
李正义 陈可书
赵小琴 赖巧贤
|
广州华商
职业学院
|
2012年9月
|
1
|
对本课题从学院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人才支持上进行深入研究
|
由于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因而形成一批研究实践成果,现将实践成果列表如下:
表5 由本课题驱动产生的实践成果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申报组织
部门及人员
|
项目审批
单 位
|
批准
时间
|
与本课题的
因果关系
|
1
|
旅游与酒店学院
(二级学院)
|
工商管理系
负责人李正义
|
太阳城集团
董事会
|
2014年
9月
|
是本课题一体化办学的直接成果,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
2
|
旅游管理专业省级实训基地
|
工商管理系
负责人李正义
|
广东省
教育厅
|
2014年
4月
|
是本课题校企一体化建设的直接成果,也是标志性成果。
|
3
|
旅游管理专业省级重点专业
|
工商管理系
负责人李正义
|
广东省
教育厅
|
2014年
6月
|
本课题先行先试的专业建设成果
|
现仅就校企一体化办专业组建二级学院项目介绍如下: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附属旅游与酒店学院是在本课题主持人陈达美院长领导下,在本课题组重要成员工商管理系主任李正义具体操作中,按照本课题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实施一体化办学主导思想,分三个阶段组建成立的。
第一阶段:校企合作,共建合作育人基地(2010年9月—2011年12月)
工商管理系利用太阳城集团所属企业“太阳城大酒店”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施“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手把手,放开手,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
第二阶段:校企一体、产教融合,共建校企共同育人平台(2012年1月—2013年12月)
工商管理系与太阳城大酒店创新体制机制,对原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进行转型升级建设。围绕校企一体、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开展“四三项目工程”建设:即人员“三互通”,实施校企一体化管理体制;学年“三学期”,实施多学期运行机制;实习“三阶段”,强化实践教学管理;课题“三模块”、实训“三方法”,优化课题结构和教学方法,实施产教融合,申报认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第三阶段:校企一体,成立旅游与酒店学院(二级学院)(2013年12月至今)
2014年1月,经太阳城集团董事会研究同意,由工商系主任李正义与太阳城大酒店共同负责,实施校企一体旅游管理与酒店学院建设。具体从三个方面推进,逐步落实:
第一,二级学院体制建设。由工商管理系领导与太阳城大酒店领导组成领导班子,属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二级学院设置;
第二,运行机制相关制度建设。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旅游和酒店专业学生实行1+1.5+0.5教学运行体制,即,一年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一年半在二级学院完成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半年顶岗实习。董事会负责学费收入与支出相关费用的分配;
第三,在太阳城集团大酒店进行产教融合基础建设和相关设施建设。
以上三项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计划今年12月举行揭牌仪式。
工商管理系太阳城大酒店从校外实习基地到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再发展建成二级学院的历程,既是本课题的代表性成果,也是本课题所有专业建设、系(部)建设的缩影。
十、课题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1.课题研究方法的突破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理论探讨中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中深化理论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对传统研究的突破。同时,由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和真抓实干的实践行动,推动了学院转型升级,近3年招生报考率、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居全省民办学校前三名。办学仅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预计10年的发展规划,学院发展的实绩是对本课题研究预期目标的最大突破。
2.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高职教育的研究大多数都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同育人上;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端于民办高职院校体制机制,立足起点高,视野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切入点是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着眼点具体而确当,因而容易形成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校企一体化办学,是对校企合作的创新,是对职业教育传统办学体制的回归和再认识。“高职教育仅靠企业办不成,单靠学校办不好,只有校企一体才能办成让社会和学生满意的好学校”是本课题的核心观点,也是指导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主要理论,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对校企合作一纸空文协议的否决与创新。
第二,产教融合,是对“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深化,是对工学结合的提升,也是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最早的回应和进一步贯彻落实。
第三,校企共同育人,是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协同并不一定能形成最大合力,毕竟校企有不同的利益追求。校企一体,共同育人才能形成1+1﹥2的合力。因而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形成“八共”的校企发展战略,即人才共育、责任公担、资源共用、过程公管、模式共创、专业共建、文化公融、成果共享。这是本课题研究中较为突出的创新点,也是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必须重点破解的关键点。
十一、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1.存在问题
(1)本课题对民营企业(集团)的办学体制机制虽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多角度研究,但是,我们国家现行的有些规定还不够具体。如《民办高校促进法》对法人治理结构体系规定得并不具体、不细致,也没有对议事规章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只能停留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内部制衡机制,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层面进行研究。民办高职院校法人治理体制问题的研究,我们将在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落实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进一步研究。
(2)对本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体会、做法和认识,没有进行精确的提炼,没有形成高层次的理论观点。
(3)虽形成一些科研论文,但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主要发表在省级期刊,有些是省级会议论文集收编。虽然省级会议论文集中论文交流影响面比较大,但不能和核心期刊相提并论。
(4)虽然实践成果已见成效,但涉及专业尚不到本院专业三分之一。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只能是深化教学领域综合改革的起点。
2.今后的设想
在实施本课题的研究中,本课题主持人陈达美院长,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组织本课题组成员,申报了四个项目的研究任务。这些项目是在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基础上的拓展、提升和创新,是本课题的持续研究。本课题组认为,本课题的结题是我院教学科研的起点,做好起点的总结和自我评价,是本课题结题的主旨。教育科学研究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把结题当作新起点,深化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高职教师、高职教育工作永恒的使命。
为展示我们的今后设想,现将本课题研究项目列表如下:
表6 对本课题持续研究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申报组织
部门及人员
|
项目审批
单位
|
批准
时间
|
与本课题的因果关系
|
1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2013-2015年“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规划
|
陈达美院长组织科研所及课题组成员
|
广东省
教育厅
|
2013年12月
|
是对本课题特色、质量、品牌三项建设的延伸
|
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
|
陈达美院长组织科研所及课题组成员
|
广东省
教育厅
|
待 批
|
是对本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整体提升
|
3
|
广州华商学院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方案
|
陈达美院长组织科研所及课题组成员
|
广东省
教育厅
|
2014年10月
|
是对本课题体制机制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再创新
|
4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深化民营企业(集团)所办高职院校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实践创新试点项目
|
陈达美院长组织科研所及课题组成员
|
广东省
教育厅
|
待 批
|
是对本课题研究的综合性深化与提升
|
十二、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组人员名单如下:
主持人:陈达美
组 长:陈达美
副组长:李群力 李正义
成 员:赵景阁 邓秀芬 吴光明
顾 问:廖榕就